許多剛起步的自媒體創作者,沒有預算可以租用或是建立一個工作用的攝影棚,在有限的空間裡面(例如租屋處),要如何產出高品質的影片呢?知名的英國YouTube頻道Drone Film Guide,目前因為居家隔離的原因,無法到他們自己專門的攝影棚進行拍攝,所以他在家中的客房,打造了一個拍攝YouTube影片專用的簡易攝影棚。
建立臥室攝影棚的五大技巧
想在家中空間有限的臥室裡,打造一個能兼顧拍攝與收音的攝影棚,Drone Film Guide提供了五個涵蓋光線、聲音以及背景環境的技巧。
#1. 選擇一個適合的背景
每個人喜歡的背景品味都太一樣,但有些原則性的建議可以供大家參考:
簡單乾淨的背景
選擇簡單的背景,原因主要有兩個:
▍太複雜或雜亂的背景,會讓觀眾分心。
▍臥室的空間狹小,拍攝時主角無法離背景太遠,較難利用大光圈鏡頭特性的淺景深,讓背景模糊化以凸顯主角。
對比色的背景
而選擇對比色性的背景,可以讓主角從背景中凸顯出來。在他們自己專業的攝影棚中,是採用藍色的背景以凸顯人物的膚色。目前在臥室中選用的灰色的窗簾當作背景,雖然不是最完美,但選擇穿一件暗紅色的衣服,仍然可以讓背景與主角形成對比。
不透光的背景
一般來說,使用窗戶當作背景不會是個好選擇,因為背後大量灑進來的窗光,會照亮你的身後並讓你的臉變成黑色的剪影,如果我們讓主角的臉是正常曝光值,則窗戶外的景色會因為過亮而喪失細節。
另外使用窗光當背景的一大缺點是,光線的亮度與顏色會隨著太陽跟雲的變化而改變。在這種情況下拍攝,亮度與色溫都會一直變化而造成影片不連貫。
為了避免陽光的影響拍攝,也可以在窗戶上先遮一層布後,再拉上窗簾,這樣房間內部就會完全不受室外光線的干擾,變身成為一個全黑的工作室了。
#2. 使用品質穩定且持續的燈光來源
好的光線讓主角更吸睛
一個穩定的光線來源是拍攝影片中最重要的元素,在這支影片中的光線來源,是來自一個便宜的LED燈,搭配一支白色的柔光傘。這樣的光線會讓臉部上的光非常柔和, 會讓人看起來比較討喜。這種光線從斜上方45度角打下來的方式,其實原理跟傳統的肖像攝影以及電影打光方式一樣。
不討喜的房間吸頂燈
避免使用家中天花板上的頂燈(頂光會造成臉上陰影太重),也避免使用窗光(因為自然光的亮度跟顏色變化太大),使用穩定且持續的燈光,會讓影片看起來專業很多。
現在優質的燈光越來越便宜,影片中可以看出,在狹小的臥室空間裡,他是把燈架在床鋪上面,並且用一張板凳來固定。簡單但有效。
#3. 聲音的重要性
聲音比影像更重要
糟糕的影片搭配良好的聲音(音頻),仍然可以吸引觀眾來觀賞,但是相反的,沒有人會想看有良好的影像畫質,但卻搭配糟糕的聲音,影片中他使用的收音裝置是搭配領夾式麥克風的錄音機(TASCAM DR-10),在拍攝時,他同時使用錄音機錄製聲音,後製時再將聲音的檔案與影片合成同步。
相機內建麥克風 vs 領夾式麥克風
一般的相機本身就有收音的麥克風,如果相機靠主角夠近,有可能收音的效果不會太差。但擁有一套便宜簡單的收音系統對你的影片一定有幫助,就算使用手機的錄音應用程式(APP),搭配有線的領夾麥克風,效果也會比直接用相機錄音好很多。
最下方的影片4:53秒處,可以聽聽看使用相機本身的麥克風,與使用領夾式麥克風效果的顯著差異。
#4. 環境聲學(回音最小、最安靜的空間)
回音對錄音的影響很大
回音(或稱為回聲)就是指障礙物對聲音的反射。聲波在遇到障礙物時,一部分聲波會穿過障礙物,而另一部分聲波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。若障礙物具有堅硬光滑的表面易產生回聲;反之,具有柔軟的表面則易吸收聲音。(維基百科)
他選擇臥室作為居家DIY攝影棚的一個原因,是因為臥室中柔軟的家具比較多,回音的影響最小。客廳中有太多堅硬且平滑的牆面、桌面與硬地板,都會造成聲音的反射。
避免選擇環境噪音大的地方
除了回音之外,太過吵雜的環境也會造成收音的品質下降。(例如在陽台拍攝會受道路上的噪音干擾)
#5. 房間布置
給觀眾好看的畫面
除了提供優質內容之外,我們也要能滿足觀眾在視覺上的要求。臥室裡的攝影棚可能無法有太多的裝飾或是道具,大多是走極簡優雅的布置。但是畫面之中還是可以加入一些簡單好看的元素或配件(例如筆電或是小盆栽),或是移除不好看的物件,都對影像品質有幫助。
構圖中預留放圖片的位置
畫面上簡單的配置,對於後製時要加上圖片或是訊息很方便。
臥室DIY攝影棚完成之後,接下來就可以專心創作優質的自媒體內容了。
▼ 影片連結:便宜臥室YouTube攝影棚的五個秘訣
photo credit: Drone Film Gui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