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SONY在2020年發表了一部高階的小型消費型數位相機ZV-1,其中包含了許多影音自媒體創作者需要的實用功能,例如翻轉螢幕、外接3.5mm麥克風接口等,這一台號稱為創作者(YouTuber、Vlogger、TikToker)量身打造的新相機,跟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、且有類似功能的相機相比,有什麼優點或缺點?
知名的YouTuber Parker Walbeck在最近發佈的影片「Best Vlogging Camera of 2020? // Sony ZV-1 Hands-On Review」中,除了試用這台新的SONY ZV-1之外,也同時評比了他目前手上擁有的CANON M50以及iPhone 11,內容包含夜拍(微光)、影像穩定、價錢等,這些內容可以作為自媒體創作者購買新相機前的參考。
攜帶方便 vs 影像畫質
Parker本人是一位專業的影像工作者,他在工作時使用的攝影機是RED以及CANON 1D Mark II,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拍攝,最常使用的相機卻是iPhone 11,家庭生活中幾乎不可能帶著又大又重的攝影機進行拍攝。

iPhone 11雖然方便攜帶與使用,但是在畫質上卻無法跟專業型的攝影機相比。市面上雖然有一些同樣輕便的相機選擇,例如DJI OSMO Pocket或是GoPro Hero 8 Black等,但是Parker認為在畫質與控制上,其實並沒有比iPhone 11好多少。
所以Parker一直在尋找一台方便攜帶的小相機,希望能擁有比手機更好的影像畫質與操控性。
售價
Parker在影片中表示SONY ZV-1在美國的上市售價是749美金,相較於DJI OSMO Pocket的369美金、GoPro Hero 8 Black的299.99美金,以及Parker目前推薦入門的影音創作者使用CANON M50 15-45mm的499美金,都貴上不少。(台灣公司貨售價整理如下表)
廠牌型號 | Amazon售價(美金) | 台灣公司貨(新台幣) |
SONY ZV-1 | 749 | 19,800 |
DJI OSMO Pocket | 369 | 13,000 |
GoPto Hero8 Balck | 299.99 | 15,900 |
CANON M50 Kit (15-45mm) | 499 | 21,900 |
更新日期:2020/06 |
SONY ZV-1值不值得多花這些錢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解析度與影格率(幀率 Frame Rate)

SONY ZV-1可以拍攝4K(30fps)、FHD 1920X1080p(120 fps)以及420P(960 fps),雖然960fps只能拍攝兩秒,但這對於一般的創作者來說,有更多更酷的的慢動作畫面可以使用。



感光元件尺寸

SONY ZV-1的感光元件大小為1吋,尺寸為iPhone、DJI OSMO Pocket以及GoPro這些相機的兩倍大(簡單來說感光元件越大畫質越好),CANON M50的感光元件是APS-C,比SONY ZV-1大兩倍(但是M50拍攝4K時會有剪裁,此時真正使用到的感光元件會接近1吋)。
感光元件尺寸
CANON M50 > SONY ZV-1 > iPhone =OSMO Pocket=GoPro

鏡頭

SONY ZV-1的鏡頭焦段是24-70mm,光圈是 f/1.8-2.8,他的鏡頭是內建且不可更換的。

內建鏡頭的優點是可以讓相機體積更小,並且在關機時可縮回機身內,讓攜帶時的體積更小,可以放進口袋裡。下面的照片可以顯示關機時的SONY ZV-1的厚度非常薄,畫面左邊手持的相機為CANON M50。

內建鏡頭的缺點是無法像CANON M50這種可交換鏡頭式相機,當有需要時可以更換成更廣角(例如16mm或是20mm)或是更望遠的鏡頭(例如200mm)。
SONY ZV-1內建的鏡頭光圈(f/1.8-2.8)相較於CANON M50的套裝鏡頭( f/3.5-6.3)大很多,所以在比較暗的微光環境中,SONY ZV-1的拍攝表現會比CANON M50 15-45mm以及iPhone 11好很多。


如果你想多瞭解一些光圈大小對畫面的影響,可以參考下面文章:
☞ 【圖解】一看就懂的光圈、快門與ISO入門:拍照、錄影都適用的相機設定
自動對焦

無論是對YouTuber或是Vlogger,甚至是家庭生活記錄用的攝影父母而言,自動對焦的穩定性都是很重要的。SONY ZV-1最新的實時眼部自動對焦功能,相較於CANON的雙像素對焦系統(DPAF,Dual Pixel Auto Focus),Parker認為SONY ZV-1對於人臉的自動對焦可靠度比CANON M50更好。
自動對焦功能
SONY ZV-1 > CANON M50

另外傳統的相機自動對焦系統會主要對焦在人臉上,當你想要在鏡頭前要展示產品時,大部分需要把產品遮住人臉,才能讓相機開始對比較靠近鏡頭的產品進行對焦,這個重新對焦的過程會花掉較長的時間。
▼ 傳統相機的自動對焦會優先針對人臉或是人眼進行對焦

▼ 把產品遮住人臉,當相機在畫面中找不到人臉之後,才會開始對鏡頭前的物品進行對焦。

新推出的SONY ZV-1有一個新的功能稱為產品展示設定(Product Showcase Settings),當啟動這個設定時,相機會迅速的針對靠近鏡頭的產品進行對焦,當產品離開畫面時,就會自動的回復到人臉(人眼)對焦模式。

影像穩定(防手震)

SONY ZV-1的影像穩定功能是結合了光學與電子的防震,經過Parker的拍攝測試,SONY ZV-1的影像穩定功能在手持走動與行進中的汽車內拍攝效果良好,但跑步時的穩定畫面不理想。總體來說,ZV-1的防震功能不如iPhone 11,但是比完全沒有影像穩定功能的CANON M50要好。
影像穩定(防震)功能
iPhone 11 > SONY ZV-1 > CANON M50
低光(微光)表現

因為SONY ZV-1擁有大光圈的鏡頭以及更高的ISO值,在低光源的影片拍攝上有絕對的優勢,下面兩張圖可以看出與iPhone 11以及CANON M50拍攝的對比。
低光表現
SONY ZV-1 > CANON M50 > iPhone 11


色彩科學(Color Science)

一直以來自然的膚色是CANON相機表現最突出的一項,SONY ZV-1號稱有重新設計了相機的色彩科學,針對人的膚色進行優化,經過多天的測試,Parker表示SONY的相機在膚色上的確有進步,但他還是覺得CANON的膚色比較自然。
色彩科學
CANON M50 > SONY ZV-1

內建收音麥克風(Internal Audio)

一般傳統的相機,無論是iPhone或是GoPro,在拍攝影片時錄到的聲音效果都很差,需要使用外加的麥克風收音,才能獲得良好的音頻。
SONY ZV-1這款專為YouTuber與Vlogger打造的相機,有內建的指向性 3 音頭麥克風,可以清楚收到相機正前方的聲音,並且把周圍的背景噪音降到最低。 而且隨機附贈一個防風罩,減少在戶外拍攝時風吹的聲音過大。
內建麥克風收音品質
SONY ZV-1 > iPhone 11

SONY ZV-1的多功能熱靴座,同時可提供了SONY自家外接麥克風的選項,可以從熱靴座同時供電與收音,無須另外連線。
側邊翻轉螢幕

這是SONY第一款擁有側邊翻轉螢幕的消費型相機,對於面對鏡頭拍攝影片的創作者來說非常方便,另外可以觸碰螢幕的方式改變對焦點,但不能更改相機設定。
觸碰螢幕操作
CANON M50 > SONY ZV-1(僅能對焦不能改變相機設定)

如果在太陽底下拍攝,SONY ZV-1與CANON M50的螢幕亮度,都不如iPhone 11來的亮。不夠亮的螢幕這對於在烈日下拍攝時,確認畫面時比較吃力。
螢幕亮度與大小
iPhone 11 > SONY ZV-1 = CANON M50

電池續航力

SONY ZV-1的電池容量並不大( 1240mAh),購買時原廠不附贈充電器,所以只能使用USB連接線經由相機替電池充電。經過Parker測試,SONY ZV-1的電池約可拍攝1.5~2小時。他建議額外購買充電器以及備用電池,當在外拍攝時,可以更換電池進行充電,而不需要中斷拍攝。


無線檔案傳輸功能

經由SONY的APP與相機連線,可以無線傳輸照片與影片到手機裡。對於需要即時發佈的創作者而言,是一個很有用的功能。
Vlogging(影音網誌)配件

隨著SONY ZV-1同時發佈的還有一款無線遙控拍攝握把,可以連結ZV-1,當作手持握把或是桌上型小型三腳架進行拍攝,藍芽連接後可以直接在握把上進行相機操作(拍照、錄影、鏡頭變焦等功能)



結論
▍SONY ZV-1絕對是對於想要拍攝影片的入門 YouTuber以及Vlogger一個很好的選擇。目前市面上同價位裡,沒有任何類似功能的消費型相機。而相較於便宜的OSMO Pocket或是GoPro相機,ZV-1 在低光環境下拍攝的影像畫質有絕對的優勢。
▍SONY ZV-1相機的空重只有247克,對於業餘愛好者或是家庭旅遊時的拍攝,手持一整天也不會有太大的負擔。
▍SONY ZV-1的感光元件是1吋,同時鏡頭為內建無法更換其他鏡頭,對於需求更專業的影像創作者而言,選擇其他更大感光元件,以及可交換鏡頭的相機會更為適合。
相片截圖來源:Best Vlogging Camera of 2020? // Sony ZV-1 Hands-On Review